Friday, November 11, 2011

美国华人教育网上社区 | 硅谷回音

美国华人教育网上社区 | 硅谷回音

Sunday, November 6, 2011

在大学当班主任 续 | 硅谷回音

在大学当班主任 续 | 硅谷回音

在大学当班主任 续

去年写了5篇“在大学当班主任”的博文。真的从没想过今天会再写续。

几天去意外的收到linkedin 的email 通知,是我的一个学生发来的。

W老师,您好!

许久没有联系了,我偶然在LinedIn上看到您。请加我一下,谢谢!

学生 Z

好久没有人称呼我老师了。Z 是我班里一个非常聪颖的学生,人也长得很帅。他是我最喜欢的学生之一。当年他非常希望留上海。他求过我帮忙。我没帮,也帮不了。为此我心里愧疚了很久。听说他去了新加坡,我当时真的很为他高兴。

W老师,您好!

我没去成新加坡,去了毛里求斯,早就回国了。十几年过去了,发生了许多变化。同学们大都在上海发展,包括我在内。

前些天YP(现在美国Perkin Elmer)回来,大伙聚了聚,还提到您呢!

又一声老师,心里真的很滋润。十几年了,他们还记得我这个比他们大不了几岁的班主任。我很好奇这个班的学生都是怎么看我?


我们11211,11212班的这些同学们都是很优秀的,回头想想,真的没太大必要在意第一份工作,毕竟大家走过不同的路,看过不同的风景,有了各自的阅历。我们幸运地赶上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现在留在国内的同学们都很好。

我后来又回交大读研了,导师是王宗光和路庆华,LZ,您可以在我的connection里找到他)。我们都留了下来:你可以看到我进了GE,LZ继续在Shell工作。

现在美国的同学有三个:YP(U.CONN)XJ(GIT)ZH(UToledo),他们都已经工作好些年了,都已成家立业,最近都回来出差过,同学们正好趁此机会聚聚(大家平时都挺忙的)。

前些天YP回来我们还谈起您,大家都很尊重您:您有信仰,勇于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待人公平,是达到了一定境界的人。ZhZ 不是还见过您吗?

啊,我都不知道16年前我的学生们竟然已看到了我的今天。

同学们,下次回上海,一定去看你们。

Wednesday, August 24, 2011

Danville Express - Town Square Topic

Danville Express - Town Square Topic
Beyond the Right Fit in College Admissions
Doing college, posted by Elizabeth LaScala, a resident of another community, on Aug 22, 2011 at 6:06 pm
Elizabeth LaScala is a member (registered user) of Danville Express

Dear Dr. LaScala,

We always hear about colleges being the �right fit� or a �good match� for a student. What are specific and concrete ways we can help our son (and us) figure out what colleges will be right for him to apply to. He is already a senior and we are getting a late start.

Sheila M.

Dear Sheila,

The concept of �fit� in college admissions has penetrated our communities to the point that the term has become less meaningful due to overuse. But to use an old clich�, we should not �throw the baby out with the bath water.� By now, most seniors have considered factors such as region (east, west, north, and south) and type of environment (urban, residential, and rural). Seniors should als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 small liberal arts college that is more focused on undergraduate teaching, a large research university that often houses several different schools or colleges, and a specialty school like a music conservatory, art institute or military academy. Some liberal arts schools have names that include the word �university� and universities often house a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 Nomenclature is less important than the actual mission of the school�which is exactly what you need to know. The response to your question must go beyond the general notions of �fit� and help you to understand how your student needs to focus on the specific information he needs to make informed decisions about where to apply. Readers who are juniors in high school can use these suggestions over the next year. Seniors should focus on them right now because they are critical to their current college search and selection.

Collecting Basic Objective Information:

Often the most difficult part of understanding something is deciding what questions to ask. Here are some important ones:

1. What is the academic profile of the typical freshman and how does your academic profile compare? Here, you are trying to ascertain if the school offers the right amount of challenge for you and assess your chances of admission.

2. What percentage of the freshman class returns for sophomore year? Less than 70% is cause for concern. You want to know why students do not return. Concerned deans, attentive advisors, proper admissions decisions, and strong academic programs should be able to keep rates high.

3. What percentage graduate in 4 years? A 6 year graduation rate is commonly reported, but you should learn the 4 year rate. Also, understand the factors that may influence these rates. A small concern is finding out that many students take a course in the summer quarter following their senior year and are not included in the 4 year graduation rate. A much larger problem is a low 4 year graduation rate linked to students� inability to get into their major classes.

4. What are the class sizes for specific years, required courses, and courses in your major area of interest?

5. What i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student body?

Examine breakdowns by gender, minority group, and geography. Will you be happy with a student body that is 65% female? What about being one of the few out of state residents in your class? Remember that diversity tells you at least 2 things about a college: the institution is attractive enough to draw students from beyond its own region and offers students the opportunity to learn from each other.

6. Financial aid questions are always important. Carefully research the financial aid options offered by the college.

College Board�s 2011 College Handbook is an excellent resource to obtain some of the above information. There are many other resources as well.

Here are some additional factors to consider:

1. How well does the college prepare students for life after graduation?

What percentage of the student body applies to graduate school (professional schools like medical and law as well as masters and doctoral programs)? How many of these are accepted and to which schools? How many and which companies recruit on campus? Which majors are most heavily recruited and into what type of jobs? What is the average salary range for these positions? An active campus Career Counseling and Placement Office will have this type of information.

2. What is there to do for fun?

It is a truism that you learn as much out of the classroom as in it. Whatever college you attend, it is going to be your home for the next 4 years. It is important to know as much as you can about what activities are both on campus and in the surrounding community. If you love rock-climbing, does the athletic center have a wall? Or is there an affordable gym nearby that does? How much of the student body remains on campus over the weekend?

3. What about the campus visit?

It is better to see with your own eyes than rely upon the views of others. The campus visit is the most valuable experience you can have to evaluate a college. You may consider the visit as an educational insurance policy. Visiting can rule out a school or bring much needed passion and sincerity to your college application essay (in particular to the question �Why our college?�). You will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evaluate what students wear, how they live, your reactions to them, the campus and the nearest town or city. Take time to observe and try to do some active participation: attend a class, eat in the cafeteria, visit the library, work out at the gym, and arrange an overnight stay if possible.

Do your homework before you apply to colleges and you will enjoy your college years all the more.

Elizabeth LaScala Ph.D. guides college, transfer and graduate school applicants through the complex world of admissions. She develops best match college lists, offers personalized interview and essay coaching, and tools and strategies to help students tackle each step of the admissions process with confidence and success. Elizabeth helps students from all backgrounds to maximize merit and financial aid awards. Contact her @ (925) 891-4491 or elizabeth@doingcollege.com.

Find An Extracurricular Balance - Back To School News Story - WTAE Pittsburgh

Find An Extracurricular Balance - Back To School News Story - WTAE Pittsburgh

Thursday, June 30, 2011

儿子撞车之后

老大Peter刚满18岁还没多久。在他过生日前一个月他才考了驾照。一次通过。当我看到他考完喜笑颜开的样子,我当时就开始忧心了:一次性考车通过的人,很容易出车祸的。这样的人心容易骄傲。心里骄傲,就无法静下来;心浮动了,就容易出车祸。

前天他去图书馆当tutor。我在家正忙着,接到他一个电话,说他倒车时,碰住了边上的车。把那个车划了一尺长的痕。那还是个才两个月的新车,是个SUV。他问我该怎么办。我说人家的车在停着,你是动的,错误完全在你。先交换information吧。

他很紧张,希望我过去。我说你自己处理就行了。

等他回了家,我问他被撞的车的主人是哪里的人。他说是中国人。我问他那人的态度怎么样。他说还好,但是那个阿姨L不高兴。我说,当然了,人家的新车被你划了,谁也不会高兴的。她发再大脾气都是应该的。认罚吧。

我赶忙给L 打电话,除了道歉,还能说什么?

L 说她在商店买东西,听不清。

昨天,我又给她打电话。她说她正在练瑜伽,不方便讲话。后来Peter 又给她打电话道歉。没想到,她给Peter说,没关系的,她不会找保险公司,也不要他赔。

这怎么行?撞了车哪有不赔的道理?我赶忙打电话给L。她接了电话,向我道歉说她前面电话都不方便,没和我多谈。然后她就劝我:没关系的,他还是个孩子,算了。你可千万不要骂他呀,他会心里不舒服的。他也是第一次啊。

一尺长的划痕,两个月的SUV新车!我说,该赔我一定会赔的。她说真的不要。我坚持让她说个数。她最后终于说了个很小的数字。我把零头补上,还了她一个价。她不好意思地同意了,说我们可以把支票寄给她。

晚上给LG一讲,他说太少太少。他给的数字把我还过的价加了两倍半,说至少要给这个数。

我给Peter 说,你给她发个Email道歉加感谢吧。Peter写的信给我看了,我一字没改,发吧。

今早,Peter 又给L打了电话: 我们希望登门拜谢。L 让了几句,同意了。

我写了个感谢卡,放进去一张支票,支票的数字是LG 说的。

上午赶到L 家,她的父母和孩子正在前院玩呢。

见到了L。她说,她看了Peter的Email,很感动,立刻forward 给了她先生。她先生说: 这么懂事的孩子,不能要他的钱。车吗,早晚会划的。只是早晚问题。就算是咱们自己不小心给划了。

她说,她刚看到Peter时,觉得他是二十几岁了。看了驾照才知道他刚18岁,还是个孩子。她看着身边三岁的儿子说,我也有孩子,他以后也会遇到各种事情的。我希望他长大了也能很懂事啊。

她说什么不肯接我手里的谢卡和支票。她说她不能收。来回让了几个回合,我说:这样吧,你真的不想要的话,你先收着,你看你对哪里有感动,你就捐给哪里。终于,她这才收了。我的心也可以有些安慰了。

我们聊得很投机。世界很小,她的父亲还是我们上海交大校长的好朋友呢。她的父母也都是很和善。

L,愿万能的上帝祝福你,祝福你的父母,祝福你的丈夫,祝福你的孩子。愿上帝的恩惠和慈爱永远随着你。

L,好人一生平安。谢谢你。

Friday, June 17, 2011

"爸爸,我还没准备好要申请大学!"

前些天, 看到我们办高中生升学经验的讲座, 一位妈妈打电话给我讲了她儿子的故事. 非常感动她的分享.

第一章 忧愁的快板

大卫(拟名) 的父母只有这一个孩子, 天资聪颖,从小都是父母的骄傲. 夫妻都有很好的收入.他们早早就在湾区一所有名的高中 附近买了房子,期待着孩子能够进入附近的斯坦福大学. 就像其他华人父母一样,他们提供给孩子一切他们能够提供的.

大卫的成绩一直不错. 到了高中, 青少年的叛逆期越来越明显. 爱子心切的父亲和儿子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严峻, 爸爸有些"恨铁不成钢",但干着急,对儿子一点没辙. 孩子呢, 我愿意跟你吵架,那还是看得起你呢. 两个人越来越剑拔弩张.

终于,到了申请大学的关键时期. 大卫也照常去考了SAT等等,成绩也不错. 当父亲关心爱子,想要"陪伴"孩子大学申请时, 没想到,儿子说:" 爸爸,我还没有准备好要申请大学呢!" (I am not ready to apply any college.)

一句话,把父亲气得几乎要崩溃: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你竟然还没ready 申请大学?

这个儿子果真一所大学都没有申请。

母亲看到日益紧张的父子关系,无能为力。她只告诉儿子一句话:孩子,你上不上大学,妈妈都爱你。你都是妈妈最可爱的宝贝。

这位妈妈说,看到孩子这种状态,她也很心焦啊。这时,她就翻翻儿子童年时的照片:看,我的儿子是这么cute,这么宝贝,他今天还是我的宝贝儿子啊。

第二章 轻松的慢板

高中毕业后,大卫的同学一个个都离家去上大学了。大卫也搬出了父母的家,在外面租了房子,开始上社区大学。他选择上的社区大学的名声远没有他家附近的好。但是,这时父母能做的只是无奈的在经济上“支持”孩子的每一个决定。

孩子和父母的关系越来越平和。这个妈妈说: 我所做的一切,只是让孩子明白,无论你怎样,我们都是爱你的父母。我们都等着你回家。

终于,有一天,儿子搬回家了。

终于,有一天,儿子对爸爸妈妈说: now,I am ready to apply college. 现在我已经准备好了申请大学了。

父母喜出望外:要不要帮你请个升学顾问?请个专业的给你改改essay?

儿子说:不需要了,我自己做。

父母不敢再出任何主意。

大卫重新考了SAT,全部的大学转学申请都是自己一手操作的。

这期间,妈妈经常和儿子去咖啡馆"约会“,孩子说话。

第三章 轻松的快板

后来呢?后来,,,

先是UC的大学一个个录取通知全来了。爸爸妈妈都很兴奋。儿子看到那些录取通知表现出无所谓的样子:这都是我不想去的大学。

那你想要去哪里?

我最想要去的是哥伦比亚大学。

爸爸倒吸了一口冷气:很好,有志气。

很快,哥伦比亚大学的录取通知来了。儿子高兴得跳了起来,爸爸妈妈也心花怒放了。

儿子开始给父母讲哥伦比亚大学怎么好,怎么好。末了,儿子加了一句:嘿,斯坦福即使录取了我,我也不去!

又过了几天。斯坦福大学的录取通知来了。

大卫把斯坦福的录取通知往父母面前一甩:我不会去的。斯坦福太瞧不起我,这么晚才来通知。还是哥伦比亚大学是我喜欢的。

父母心里急:斯坦福怎么不好?离家又近。但他们夫妻俩一言也不敢发,怕再“触怒”这个“浪子回头”成了“金子”的宝贝儿子。

妈妈爱子心切,很为儿子自豪。就和邻居分享自己的喜悦。

邻居老美急了: 什么?斯坦福录取了,他不去?看我的。

可爱的邻居请大卫去了一个很高雅的餐馆用餐。

第二天,大卫给爸爸妈妈宣布: 我准备去斯坦福!

这位妈妈和我有过两次交往,算是认识吧。她看到我们硅谷回音在讨论孩子升学,看到我们办的一系列的活动,她说,她要把她儿子的故事分享给我。谢谢你。她在6月4日还带来她的朋友去听我们高中生的讲座呢。

金子该发光的时候,总是要发光的。

Sunday, June 12, 2011

孩子,你终于高中毕业了。

30年前的六月,是我高中毕业的日子。30年前的高考好似还在昨天,一转眼,我的孩子已经18岁了,他竟然已经长大,要离开我飞了。

19年前,你的生命,在我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就和我连在了一起。

18年前,快要出生的你竟然一直不愿意倒立下来,竟然到出生还是俨然坐立着来到世间。你竟然连哭都是被护士折腾了才叫了几声。

17年前,你一岁生日那天,竟然开始“叛逆”,和妈妈玩你的“心眼”。你的笑容,你的可爱,征服了每一个看见你的人。

16年前,妈妈离开你到日本工作。爸爸一个人照顾不了你把你送到外婆家。我的爱儿啊,我仿佛看到你隔着火车的车窗,伸着手,对着站在月台上的爸爸呼喊:爸爸,快上来啊,火车要开了。我仿佛看到你每天手拿着玩具飞机,自言自语:我去接妈妈了。

15年前,妈妈还记得你用一双陌生的眼睛看着妈妈:“妈妈,我想你。”然后,你每天“逼”问妈妈:“飞机票买了吗?我要去美国见爸爸!”

14年前,上学整天哭闹的你,竟然在家长会上代表学生,被老师抱着,自豪地板书表演老师学的东西。

13年前,终于如愿以偿,你当了哥哥。妈妈记得,你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问候妹妹,再喝口妹妹剩下的奶。

12年前,你成了学校老师最最头疼的人物。妈妈带着你去见Ms.Moor 受训,你却依然我行我素。在家你却是个乖乖孩。

11年前,又多当了一个人哥哥的你,很自豪地要承担家庭的责任。在学校,你的自豪感“殃”及全班:老师说,你好似全班人的大哥哥一样。这么多年了,你对弟弟妹妹的关爱,你这个大哥哥问之无愧。

10年前,你考上了GATE student。你显然对奥数缺乏钻研精神,但那年,你说,你长大了,要去斯坦福读书。

9年前,你被老师建议做“语言矫正”。给弟弟做了一年语言矫正的老师给你做了诊断后,说:说话嘴巴张大点,慢点。

8年前,依然是班里最让老师头疼的你,还是不好好做作业,落进里数学慢班。不堪忍受教学进度的你,终于发奋,开始严肃对待学校功课,一跃进入了快班。

7年前,你随妈妈回到河南老家,竟然像模像样给那里的小学生教起英文课来了。这个小老师还真的像那么回事儿。刚上初中的你你爱上了黑管。不,严格来 说,你爱上了Mr. Arnold的band的课。你的教学有一种魔力。感恩,你能遇到这样的老师。那一年,你教会了妹妹读书。

6年前,爸爸一个激将法,考到全A就给你买个电脑,竟然work了,你真的考到了全A,七年级的你竟然自己组装了一台自己的电脑。上完了一年K还不 会读书的弟弟,在你这个哥哥的教导下,竟然在两个月后阅读就达到了一年级读完的水平。那年的感恩节,弟弟妹妹的感恩节卡片都是写给哥哥的。

5年前,你说,这是最后一年可以好好放松自己的时候,要好好享受生活。那年,你的成绩真的好惨。不过,你自学了photoshop,把妈妈照片上的黑点都拿掉了。

4年前,你终于受洗成了一名基督徒。

3年前,我们全家转到现在的home church。我们本担心你会不适应新的环境,怀念以前教会的朋友。你说:妈妈,我来是要敬拜神的,不是来会朋友的。

2年前,你写下了两首爱的诗 What I doWhat you do。妈妈知道,孩子,当你长大远离我的时候,有神的爱做你的依靠,妈妈放心了。

1年前,你看到了周围teenagers 的困惑和痛苦,你看到了周围中国人父母和孩子的文化代沟,你心里焦急了,你行动了起来,你和你的team一起,开展了一系列的“青少年来诉说”teens speak out的活动。孩子,你的心,你所做的,神都知道。

今天,孩子,你高中毕业了。明天,你就要离开我去上大学,要离开妈妈走自己的路了。孩子,飞吧,妈妈知道,你的翅膀已经硬了,是你出去翱翔的时候了。

孩子,妈妈爱你。常跟妈妈说说话,聊聊天啊。

Tuesday, June 7, 2011

蒙福的养女(二)------ 失而复得

立携家回国探亲。孩子们的舅舅开车带立全家颠簸着开到了离城40里路的喜悦姐姐家。

喜悦早已在门前招呼。喜悦的母亲,一个八十几岁,久经风霜干瘦的老人也拄着拐杖迎接女儿弟弟的一家的到来。村里人听说是喜悦的亲弟弟一家从美国来,不时有人到家里来座。
从和喜悦的养母,喜悦和村民的交谈,立夫妻俩终于了解了姐姐这四十年的蒙恩的生活。
喜悦的养母慧在四十岁那年收养了喜悦。他们夫妻当时膝下无有子女。喜悦是慧给起的名字,因为有了喜悦,他们的生活增添了喜悦。
中年得女的慧和丈夫,对女儿宠爱有加。可是,刚满月的喜悦还需要母乳的喂养,她天天哭啊哭。慧开始大胆向神求告:主啊,你给了我这个女儿,你也给我母乳来 喂养她。慧开始解开衣襟给喜悦喂奶。奇妙的上帝竟然答应了慧的祈求,已经人到中年的慧的乳头竟然流出了白白的乳汁。喜悦一直吃到两岁才断奶。这个奇迹在当 地的基督徒中传颂了几十年。(我在参加一个远离喜悦家的教会聚会时也听到了这个故事。)
慧夫妻一直很贫寒。但他们对喜悦的爱让喜悦从小享受足了幸福家庭的温暖。他们在主的里面从来没有缺乏。喜悦给弟弟谈话中时时刻刻都怀着对母亲慧的感恩。
喜悦成年后,嫁了个上门女婿,夫妻恩爱一起供养养父养母。喜悦又生了两个儿子。一家三代幸福的过着日子。
在喜悦上小学的时候,她从村人的口中知道了自己的收养来的。她心里开始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愿望,她想要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想知道为什么他们丢弃了她。但是,养父母对她的至亲至爱,她无法开口去问,也无从去了解。
后来,养父过世了。一天,母亲慧把她叫到身边,告诉了她的身世。慧说:我已经是过八十的人了,也许不久就会到天堂去。你的亲身父母还年轻着呢。你应该找到他们。也许你还有兄弟姐妹呢。
可是到哪里去找呢?当时是慧的大伯子哥给抱来的。他只提说,那家住在城东边上,那家的院里有棵百年皂角树。城东面在他们收养了喜悦不久,就全村迁走了,盖成了厂房。皂角树自然早已不复存在。
慧又跪在上帝的面前向万能的神祈求:帮我找回喜悦的亲身父母吧。
一天,有两个妇人找到慧,听说慧是个很虔诚,和神关系很好的基督徒,她们希望慧为她们代祷。谈话中,其中一位提到她的一位远方亲戚从前住在哪里哪里,院子里还有一颗高高的百年皂角树,可惜现在早已不复存在了。
就这样,喜悦按照那位妇人的指引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亲身父母。
当云看到找上门的女儿,她一下愣在那里:四十年没见,女儿啊,妈妈知道你是我的女儿啊。
云拉着女儿的手,仔仔细细看着女儿的脸:孩子,我要谢谢你的妈妈。谢谢她养育了你。你有了她这样的母亲,你是有福的。
立听了姐姐的故事,感激地对慧说:伯母,谢谢你。感谢神,有你做我姐姐的母亲。

蒙福的养女(一) 失去爱女

喜悦的出生给她的母亲云带来的是一声长长的叹息:唉,怎么又是个女孩。不像大女儿的出生那样给母亲带来喜悦,也不如二女儿出生那样给母亲只是增添了一丝丝 的忧愁。这个又是一个女儿,给云心里压了一块大石头。刚过了三年自然灾害,家里的每天都是有一口,没一口的,公公婆婆和丈夫怎么可能再愿意多养一个女娃? 云知道,她在这个家里不再有任何地位。她也还从没把这个家当成自己的家。

她听到有人说:找个人家送了吧。
云无言以对。云心里似乎轻松了一些:等到满月吧,这样人家也好养些。
就在喜悦满月的那一天,抱孩子的人来了。
一个月的哺乳,一个月每时每刻母女的心心相连,早已把生了三个女儿的羞耻从做母亲的心里消失了。
云无奈地看着来人抱起自己刚满月的女儿。已经稍微懂事的大女儿看到陌生人要抱走她可爱的妹妹,撕裂着声音叫起来:妈,不能让他们把我妹妹抱走!
云拉住大女儿:孩子,她是人家的妹妹。
还在襁褓中的女儿被抱走了。母亲的心空了。这个女儿离开母亲是连个名字都还没有。云的眼泪不知道流了多少,直到一年后生了一个儿子,让她暂时忘掉了失去女儿的伤痛。她给这个儿子起名叫立。因为这个儿子让她在人前可以站起来。
云一直惦记着她的这个女儿。后来她的孩子都长大了,生活也好起来了,不再愁吃愁喝了。她常常给她儿子念叨:怎么找到你的三姐呢?好像听人提过来抱你三姐的人是卖缸的。“卖缸的”,这成了唯一的线索。
就在立20岁那年,他从大学一放假回到老家,就开始找他的三姐。他到附近的集市上卖缸的附近,一个店铺挨着一个店铺去逛。 看到貌似比他大一两岁的女子就上去问:你知道这附近和你一样大的女生有谁是领养来的吗?我在找我的亲身姐姐。每次都得到回答:不知道;或者是:我不是你要 找的人,你再到别处去问吧。
在立35岁那年的一天,立从美国打电话问候母亲。他听到母亲开心地说:立,你三姐找到我们了。她回来了。

我的母亲(一)读书

我的母亲是标准的贫下中农。她的外婆是讨饭为生的。我的外婆嫁了个非常勤劳的的农民。我的外公一边给地主种田,一边卖自家织的布做点小生意,勉强为生。我的妈妈上面有一个姐姐,下面有四个弟弟。全家人一直过着极为拮据的生活。

妈妈四岁开始纺花,烧火。舅舅们也都是四岁开始到地里帮忙做事。家里太穷了,我的阿姨很早就嫁个人,做了童养媳,为得一点礼金。可惜姨夫是个不务正业的浪 荡子,没多久就把家产给赌光了。妈妈和村人一起经历了逃老日,亲眼见证了日本人把村人围起来杀了一个暗杀日本人的热血汉子。妈妈和弟弟们一起藏过地窖,躲 避过国共两军的枪林弹雨。
在妈妈12岁那年,解放了。感谢党,贫下中农有了受教育的机会。政府提供助学金给贫穷的孩子。妈妈听说了,和外婆外公闹了很多天,说她要读书。外婆说什么也不允许:你去上学了,谁来照顾弟弟们,那么多的家务谁做?
最后妈妈许诺全家人的鞋子全由她负责做,纺花织布她都干,放学回家不能因为读书影响家务。就这样,妈妈天天步行单程三里路上学。纺花织布需要两只手,不能读书。外婆煮饭,妈妈烧火;烧火只要一只手就好了,另只手就拿着书读。只有这个时间是妈妈读书的好时侯。
天资聪颖的妈妈读完了一年级,就开始读三年级;然后就读五年级。当然了,她一直是班里最大的。到了初中,妈妈始终是年级的第一名。
妈妈放学回家照样负责照顾弟弟,做家务。外婆照样整天罗嗦要她退学。妈妈却越来越喜欢上学。外婆给我说:你妈妈的故事好多啊。她放学回家,就给家里的人讲 故事。我的四个舅舅也都很爱读书。当然了,他们读书是外公外婆支持的。外婆家的生活越来越艰辛,外公给妈妈也定了一门娃娃亲。那个男娃娃竟然是妈妈的同 学。
妈妈越来越有主见,脾气也越来越大。她坚决反对父母包办婚姻。但是实诚的外公坚持做人要说话算话。这门亲早就定了,不能反悔,况且那个男孩家境不错,人也老实。正在妈妈和外公争执不下的时候,那个男孩竟突然生了一场大病,走了。妈妈可以继续读她的书了。
到了冬天,从家里走到学校的三里路,妈妈都是赤脚踏在冰冷的雪地上,她舍不得她的鞋子被损坏。冬天天短,她走在那漫长的乡间小路上,有时候,寒风凌厉,看着远处飘曳着的树林像幽灵在晃来晃去。妈妈讲,那时那种让她惊恐的情景一直无法从记忆里抹去。
妈妈上初二的时候,当地政府开始吹牛皮,说到小康了,都脱贫了。于是,学校取消了所有人的助学金。
妈妈的午饭成了问题。她要上学,她不愿意爸爸妈妈有任何理由让她退学。她不愿意给家人增添一点点经济负担,于是,就自己饿肚子。有时偷偷卖些鸡蛋挣学费(那时叫投机倒把)。
终于,有一天,妈妈在课堂上倒了下去。
老师慌忙把她背到医务室。被告知是饿的。老师把她带到自己的家里:不能不吃饭啊,没有钱,给老师说一声,老师帮你啊。多少年了,妈妈至今仍记得那位老师的 名字,那位老师的言传身教,以及那位老师为了留住妈妈在校读书为妈妈付出的努力。妈妈是他最得意的学生,妈妈的作文永远是给全班同学读的范文。妈妈的算术 也总是算得最快,对的最多的。
在课堂上饿昏过去了三次后,妈妈悄悄瞒着那位老师退了学。她太过于要强了。她不愿意拖累任何人。三天后,那位老师才明白妈妈不再上学了。他找到外婆家,气愤地训斥她:太可惜了,你应该继续读书啊!!!你知道,我可以帮你的。
退了学,妈妈成了大队里唯一的一位读过初中的人,顺理成章成了大队文书,处理所有信件以及写些报告资料等等。
后来,妈妈初中同学的第二名和第三名都读了不错的大学。大学,成了妈妈心里永远的痛。

这些也是为什么妈妈为了我能读大学,不让我做一丁点的家务。还好,我实现了妈妈的大学梦。妈妈是我心中的英雄。

我的母亲(二)进城

妈妈长得小巧,俊俏,人又很聪明,文笔好,勤劳。常常到各个小队奔走。大队干部都是些不怎么识字 的革命干部,妈妈的工作无疑对大队的工作帮助很大。没多久,人民公社的负责人发现了妈妈这个小女子的人才,于是妈妈调到了公社负责文案工作。

出身贫下中农的母亲对党和政府非常感激和信任。没有新中国,就没有她读书的机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贫下中农翻身的机会啊。妈妈工作非常努力。很快就加入 了中国共青团。公社也委于重任:写一些黑五类的调查材料。可能是妈妈的文笔太好了,她经手的一篇材料送上去后,那人竟被判了重刑。不知道那人的刑罚是不是 真的和妈妈写的文字有关,但妈妈的心开始不安了:这种工作不能再做了!
一天, 妈妈接到一个通知,是附近城市的一家汽车制造厂给该公社的两个招工指标。机会来了。妈妈自己拿了一个指标辞职到城里去工作了。她的科长找到她:你要留下来呀。你知道吗?你的前途无量啊。太可惜了。
到了城里,当了工人。妈妈的谦和,勤劳,聪颖和那一双灵巧的手让她又很快脱颖而出。她成了厂里重点培养对象。不久妈妈被任命为厂的团支部书记。
紧接着,就是络绎不绝的说媒的队伍。许多关怀妈妈的领导们要把这个根正苗红的贫下中农的女儿介绍给一位前途无量的青年党的干部。
妈妈那时正在和我的爸爸谈朋友。本来是地下的,迫于工厂众领导的压力,他们就公开了关系。厂领导马上做了调查:你怎么会和一个地主成分的人谈对象?你可是快要入党的人,不要毁了自己的前程!
妈妈说,爱情和身份无关。这种事情是无法勉强的。XXX很优秀,但我和他无法谈感情上的事。
妈妈辞了团支部书记的职务,一生没有入党。只做了一个心安理得的技术工人。妈妈是钳工,后来调到了一个汽车运输公司,修了一辈子的卡车。
平平凡凡一生的妈妈,你是我心中的英雄。

我的母亲(三)重担

妈妈和爸爸的婚姻在他们刚开始谈朋友时,外公外婆都不看好。但是,出于对这个对家里有着巨大贡献,又脾气倔强的女儿的无奈,再说,妈妈的年龄在当时的农村已经是大龄了,外公外婆只好接纳了他们的关系。婚后的一切不出外公外婆的意料,却和妈妈想象中的爱情相差太太远了。

妈妈一直在赤贫中长大。即使有了收入,也基本上贴补家用了。基本上是为了生存而生活,有着光荣的成分。爸爸是家里的长房长子,在一个吃喝不愁, 被家人当成小皇帝的环境中养大;他有着一个被人踩在脚下的地主成分。他们是标准的门不当,户不对。对于当时经常脖子上常常挂着砖头上街挨批的“地主”加 “资本家”的爷爷,家里能娶到一个贫下中农成分的儿媳妇,真的很幸运了。但爷爷奶奶身上的那种优越感在他们相处的几十年里,一直压抑着母亲。
妈妈除了看中爸爸的俊美(妈妈常常自豪的说,你爸爸二十几岁时,可是相当英俊啊。),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爸爸是市劳动模范,市优秀共产党员。谁 不仰慕英雄?但妈妈当时不明白,作为地主成分的他,要加入共产党,又称为市一级的优秀党员,和劳动模范,爸爸是付出了怎么的生命的代价啊。这个代价,在他 们婚后,是要做太太的一起来付出的。
爸爸在发电厂工作。会有定期的整个工厂大修。每次大修,爸爸都会几天加班到半夜才回家,人也快累瘫了。妈妈生我和哥哥都赶上大修。妈妈都是自己 叫个三轮车到妇产科医院的。爸爸的地主成分和劳模身份只能让他把爱人和孩子放在最不重要的位置上。不巧,大舅家的前三个孩子和我们兄妹三人都出生在同一个 月,外婆自然要照看自己的儿媳和孙子。即使在冬天,妈妈都没有坐过月子。我出生在寒冬。妈妈不仅月子里要自己照顾自己,每天还要趁我睡觉的时候去公共的露 天水管处洗衣服。她太要强了,不求任何人,不向任何人说一句软话。
妈妈生妹妹的时候,家里条件好了很多。那时我五岁,记得爸爸曾经带着我和哥哥去医院看妈妈。妈妈后来给我们说,生我妹妹差点要了她的命。妈妈 说,有一天她很渴很渴。她很想喝水。同一个病房的人其实谁的水都不够喝,都等着家人送水来谁也不愿意借水给别人。终于隔壁病床的人有人探房,妈妈给她打手 势。妈妈说她渴极了,要一口水就行。那人走了过去,随后就是大叫起来:天哪,你的床上怎么都是血!快来救命啊!!!来了医生护士一群人抢救。时候医生埋怨 她:你怎么这么木呢?怎么不早叫呢?再晚点,可能你的命都保不住了!
我的三个孩子都是妈妈帮我坐的月子。每次都是妈妈埋怨爸爸的好机会:还是女儿有福气啊,看女婿怎样待女儿的。我生孩子的时候,你都在哪儿呢?每听到爸爸挨训,我和LG就在边上偷着乐。
爸爸虽然是优秀共产党员,但我家也摆脱不了地主成分的阴影。妈妈不愿意我们的户口本儿里有“地主”二字。从他们结婚开始,一直到我上大学走,爸 爸都是集体户口。我们三个跟着妈妈的贫下中农户口。每次开学报到,我们也都可以自豪地拿着我们的户口本不怕人看到。但还是有人知道了。在我小的时候,身后 总是有贫农的孩子和工人的孩子叫我们“地主崽子”。每听到这个叫声,我都恨不得钻到地缝里去。我相信很多是大人教的。但因为我父母在我们家属院的为人,居 委会主任也出面干涉了:什么时候了,不能在这样叫了!
那时我总想一个问题:我爷爷爸爸怎么会是地主呢?他们怎么会是有产阶级呢?他们和妈妈一样都是无产阶级嘛。难道我们的后代的成分永远是“地主” 吗?不都共产了吗?我爷爷的发家是在上海当了十年的纺织工人,被资本家剥削了十年挣来的血汗钱哪。
为了爸爸的“事业”,他的优秀党员身份,他的劳模资本,妈妈多少年啊,对她的公公婆婆,对她的孩子们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啊。妈妈,你是我心中的英雄。

Sunday, February 13, 2011

请来参加2/16/2011 teenager 和父母一起谈亲子沟通

父母和青少年的溝通永遠都是一個讓人頭痛的話題。孩子在高中階段的父母們更是面臨更大的挑戰。

家長們, 您知道您的孩子對您的需求和期望嗎?您期望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去了解和懂得他們嗎?您希望尋求一種方式讓您的孩子了解您和他們不同的生長背景,以及您和他們所面臨的種種壓力,還有您對他們的期盼嗎?你希望您的孩子也能傾聽您的聲音嗎?


我們請來了六位分佈在灣區的高中生和他們的父母一起來分享他們的心聲。

親子溝通講座Teen and Parent Speak-Out

——
溝通,壓力,戀愛


Can you hear me now?

Parents, do you struggle with talking with your teens?

Feel Clueless about their high school lives?

Wonder what they are really thinking?

Teens, feel like your parents never understand you?

And why don’t just listen?

Why do they act the way they do?

You are not alone.

Join our Parent & Teen panel (representing Lynbrook and 3 other high schools around the Bay Area) as we dialogue about hot topics facing today's generation. We'll push beyond cultural barriers to hear honest perspectives from both sides on communication, pressure, and dating . Our aim is to begin building bridges and gain an understand - one generation to another.

Presenting...
Teens Speak-Out 2011


Communication, Dating, and High School Pressures



Welcoming parents and teens to join us

Wednesday, February 16, 7:00-8:30 PM.

Lynbrook High School (Auditorium)
1280 Johnson Ave.
San Jose, CA, 95129

硅谷回音走进高中 - “家长和孩子共同说出心声”

作者:绿叶红花

“硅谷回音”将于本月16日(2/16)星期三的晚上700,在Lynbrook高中礼堂举行第三次“说出你的心声”讲座。


这 次上台演讲的,不但有来自不同高中的六位高中生,还有一位父亲和两位母亲,红花算是讲员之一也要登台。这次的观众群和前两次不同,范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华 人的家长,而是面向各种族裔的家长和在校的高中生,场面和规模也比以前扩大。如果这次讲座举办成功的话,我们将会得到社区学校各方人士的支持,更多的活动 还会以更多的形式办下去。


积极筹备讲座这件事,家长和孩子们都是利用的晚上和周末时间。做它,就是认为它很有意义。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借助这样的平台,让家长和孩子们彼此互听心声,“Speak out”,找到交流和沟通中出现的代沟和根源。一方面,让孩子理解做父母的良苦用心,另外一方面,也让家长理解孩子们身处的压力。


简单介绍一下。“说出你的心声”青少年讲座,起源于前年发生在硅谷G高 中的五起青少年卧轨自杀事件。这几场悲剧的连续发生,震惊了硅谷父母,让我们开始反思,除了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各种课后辅导班、上名校常春藤,我们是 否忽视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他们的压力是什么?他们有什么精神需求?面对他们的渴望诉求,我们应该怎样应对和引导?家长和子女的沟通,是否是无法跨越的鸿 沟?我们开始思索。


Teens Speak Out”青少年讲座,就这样在家长和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下举办起来。


第一期的讲座是在去年3/27日 举办,主题是以“沟通”为中心展开。主讲人清一色的高中生。他们第一次站在讲台上,向父母们倾诉他们的心声。告诉家长们他们最希望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怎 样沟通,以及沟通对他们人生的影响等等。。。那一次的讲座举办得相当成功,得到了反馈的声音。许多家长得到触动,他们认识到,倾听青少年的心声是多么重 要。沟通是彼此交流,不是家长们一味的教训和唠叨。


第二期的“Teens Speak Out”举办是在三个月以后,也就是2010年的6/27日。这一次的主题是:“面对学业压力(Pressures)、酒精和毒品(Drugs)以及高中生爱情(Dating),家长和青少年彼此倾听各自的心声”。与第一次讲座的不同是,家长和青少年同时站在了讲台上,用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彼此沟通和互动。当家长对孩子说“对不起,我以前在沟通方面太偏颇和急躁了,请你原谅我”然后父子相互拥抱的时候,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 种家长和孩子同台演讲的方式,让我们和孩子都认识到“代沟”虽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但是两代人之间却有了更加深广的了解和宽容。我们不讲大话空话,也不请 所谓的名人、教育家作所谓的指导。我们就让自己和孩子站在台上,用生活中的实例,谈论自己的问题,感觉到真实,一点也不丢脸。


两次活动的举办都获得了成功,我们得到了许多家长的反馈信息,都说这样的活动有意义,有帮助,让我们更加有信心。后来,活动的组织者王晓瑞把我们讲座的内容制作成光盘,让儿子带给Lynbrook高中的校长Gail Davidson看视频。校长看过以后,大嘉赞赏这样的活动,说是一次“极其有意义的活动”,并热情邀请原班人马去她的学校再做开一次讲座,再做一次演讲。宣传单早已经发出,这次的讲座,是来自不同族裔的家长和高中生,所以,我们的演讲,也一律用英文表达。


这次的讲座题目是:“青少年和家长倾吐心声”/ “Teen and Parent Speak-Out


这次演讲的主题是:沟通,压力,恋爱 / Communication, High School Pressures, Dating


讲座为时一个半小时,我家女儿和另外一高中生Peter一组,将会针对高中生的“约会”话题作演讲。而我作为他们小组的家长,也会就“高中生恋爱”作简短发言。孩子们限制我的时间只能讲五分钟。五分钟里,我无法展开了阐述,只能说重点。昨晚,我大致列了两点:


第 一,时空的不同。我们出生于上个世纪的中国,封闭传统,Dating是严肃的事情,约会几乎等同于婚嫁。而我们的孩子,他们生活在信息发达的今天。 Dating是交友的方式,是社交的活动之一,和婚姻没有直接的联系。所以,请孩子们不要因为父母管制而反感,认为家长神经过敏。也请家长们不要一听 “Dating”就神经高度紧张,好像马上就会一系列越轨事件发生。。。彼此的了解和信任非常重要。


第 二,作为家长,我想告诉孩子们,因为青少年正处在发育时期,荷尔蒙并不稳定,对于感情的事情无法掌控。如果自控力不强,很容易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甚至耽误 了学业大事。所以,作为家长,要经常和孩子沟通,观察孩子,了解孩子,但不可伤害孩子的自尊心。“Dating”的话题,家长和孩子的出发点不同,难有调 和到双方满意的地步。希望孩子能听从家长的建议,也希望家长呢能够尊重孩子的想法。


另外:还有三、四天的时间整理发言讲稿,如果您对关于“沟通,压力,恋爱”有问题或者看法,欢迎写进评论中去,也会督促我们去思考。谢谢。


另外,欢迎居住在硅谷的家长们,准时去参加我们的讲座。无需报名,先到先坐好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