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19, 2009

第一份工作---------体验社会

很多人读研是为了避免大学毕业统一分配,很多人期望能留上海。我就属于其中之一。89年下半年大家都开始忙着找工作了。我属于班里最幸运的,不仅拿到了上海户口,也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很多人在读研期间就忙着考托福,准备出国。交大的出国风可以说是如火如荼。
我和男友都没想过出国。也许是因为我们都来自河南小地方的原因,没有什么出国意识。在我毕业前为保守起见,我们领了结婚证(和有上海户口的结婚,就容易毕 业拿到上海户口)。LG说,想当年他到上海来时,只是一个旧木箱子,现在他不仅有了硕士学位,有了一个好工作,他还能拥有一个家,知足了。是啊,我们的年代,连读大学都是义务教育的。我们读研的时候,还有每月60元薪水拿呢。我的父母都是初中都没毕业的小工人,他的父母都是不识几个字的农民。我们这样的家庭,我们竟然有机会落户上海,双双从堂堂的上海交大毕业,我们对国家,对政府,对党,很感恩了。那些要出国的人,就祝福他们。我们就留在国内建设国家吧。大家都走了,谁来为四个现代化做贡献呢?
89年已经过去了,就像86一样,过去的就过去吧,只能朝前看,人类才有希望,怨天尤人有什么益处呢?LG的一位在美国读书的师兄给我们来了信,说只要LG能考出托福500分,他就有办法让他的导师录取还有奖学金。我们丝毫不为所动。
在我找工作期间,曾见过一个大厂的厂长。他对我很满意。但他的一句话让我很不舒服:“你们交大聪明能干的学生都出国了,你怎么还在这里呢?”
读了那么多年书,终于可以学以致用了。我很兴奋,想甩开膀子好好的,脚踏实地的干。我经常找我们研究所的老大学生,老前辈们取经,想向他们学点实际经验。 令人失望的是,大多数人都满足于上班喝喝茶,读读报,聊聊天的轻松生活,没有理想,没有抱负,只计算着什么时候能再分套大房子。一见到我们就说,看你们多幸运,一毕业就挣100元一个月,我们那时候才50元。研究所里整天忙着做课题的大多是刚毕业的研究生。
我们的所长一天去了北京,据说从某处银行贷到了一笔钱,够大家发两年工资的。有人问,两年后本和利咋还?我们那伟大的所长轻描淡写的说:“那就和我没关系了。”
那年南方有水灾,整个上海市发动大家捐款,于是开始了捐款比赛:看谁有爱心,比哪个单位捐的人多,捐的钱多。我们研究所想出了各种市场策略发动捐助。我已经不再对任何事物吃惊了:连捐助灾区都有假的成分!

位子越高的人,叫爱国叫得最响的人,也是最会拆社会主义墙根角的人,他们也最会找别人的小辫子,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吗?做学生时,只看到了媒体的虚实,现实生活中,“爱国”仅是一口号而已。中国人民如果有一半的人真的能实际的爱国,中国早就不知发达多少倍了。一个实际去爱国的人,是会被人笑为傻子 的。多少管理阶层的人为自己的政绩而活,有谁能真正为中国,为中国人而做?

我和LG都是不求上进的人。我们只想过好自己的小家,踏踏实实做些课题,尽力为社会做点什么吧。 一年后,我竟然拿了个上海市新产品发明三等奖。好笑!从此,我对得了什么大大奖的,不再敬佩,不再羡慕。不过如此。

自上海交大读研,到那个研究所工作,又回到交大工作的那么多年,我们所有的“研究”,“发明”,都是 copy,copy美国的。偶尔也会copy 德国的,和日本的成果。在中国至少我们这个行业的成功,往往取决于你查资料的能力,查到后能不能从别人的论文、专利的字里行间看出门道,把东西做出来。
我们研究所有一个技术工人,动手能力特强。我和他的差别就是,我懂英文,懂德文,最重要的差别是我会查资料。

对了,我的专业是应用化学,偏于有机和高分子合成方面。这是化学这个行业里最难的。我得奖的那个产品是用于显像管的颜料助剂,从查资料到成品出来,根本是不花我吹灰之力。虽然我能把有机合成理论背得滚瓜烂熟,没用,没那场合和机会发挥发明创造。根本得奖的原因是:我们的科长往上报的时候写 了该产品将会带了年产值一百万的效益,哄住那些当官的了。那时的一百万可是大数字,我一个月的收入,基本工资加津贴,加奖金,就300.我们是市级研究所,得了奖,可以向市里要经费。

我们决定30岁之前不要孩子。我若一工作就有了孩子的话,那还咋能把自己的能力释放出来多做课题呢?不能被孩子拴住了。
在我们结婚三年时,终于有人问:你们是不是有毛病,结婚这么久了还没孩子?我冲了他一句:是啊,我们是有毛病。

人啊,就不能想多,想得越多,就越迷茫。 我们真的要想一想,我们有毛病吗?
我闲得无聊,开始研究周易,研究佛经。还记了很多笔记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